第134章 二进汴梁(下)(2 / 2)

他本以为下半生会这样过去死后寂寂无名,谁又能想到结识了‘史进’做了魏军统帅竟如此风光的返回汴梁城,命运当真是不可琢磨。

杜昱倒没有那么多感慨,他想起了自己第一次进汴梁城唯一做的事就是做了崔霙的榜一大哥。

想想已经临盆的崔霙,他的嘴角露出一丝微笑,二进汴梁他似乎能得到更多呢。

事实上确实如此,当杜昱做在大宋朝堂的皇位上,看着双腿如同筛糠一般已经站不稳的赵桓,他确是有种掌控他人生死的爽感。

他本想讥讽几句,但看到宋钦宗那拉胯的样子再也没了心情,挥挥手让人把赵桓带了下去。

杜昱在心中暗叹,一趟汴梁行谁能预料到他见过老赵家最硬的爷们居然是那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完颜构。

或许是联想到真实历史的原因,攻入汴梁将北宋的政权消灭他的心情没有想象中的快乐。

很快,杜昱便将精力用在处理战后事宜上面。考虑到老赵家在汴梁城经营百多年支持者甚众,即便不想也必须将他们送到幽州看管起来。

只是他并不会像现实世界中真实历史的金国人那样,在押送的过程中对赵宋的皇族大肆羞辱。

用别人他不放心,干脆将这个任务交给了小徒弟鱼杰。

当然被押送走的也不止是赵家人,汴梁城里的勋贵、高官、大族均被集中起来,送到幽州等待处置。

倒是城中的普通百姓生活并未受到影响,大魏军队军纪严明且物资充足,并不会劫掠他们。

额,即便想劫掠也抢不到什么东西,最近这些天白时中、李邦彦已经抢过数次,他们是真的什么都没有了。

杜昱为此还放开官仓给城中百姓发了粮食,博取百姓的好感。

十余天后,大的事情基本处理完毕必须送到幽州的人也已经动身,他便打算将汴梁交给手下官员推行大魏的法令。

临走前,杜昱终于抽出时间来到了宋徽宗赵佶营造的艮岳参观。

艮岳政和七年兴工,宣和四年竣工。初名万岁山,后改名艮岳、寿岳或连称寿山艮岳亦号华阳宫。

艮岳在园林掇山方面称得上集大成者,冈连阜属东西相望前后相续,左山而右水,后溪而旁垄。连绵而弥满,吞山而怀谷。园内植奇花美木、养珍禽异兽、构飞楼杰观极尽奢华。要说杜昱在现代时空见过的公园也不少,但和这个一比简直天上地下。

“不愧被人称为‘括天下之美,藏古今之胜。’美是美极,可惜却因此大兴花石纲坏了锦绣江山。”杜昱一声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