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离开,出发须延国(1 / 3)

通天竹修 多脑鱼 2103 字 1个月前

时光荏苒,眨眼之间,又是十年过去。

十年中,张淼修行、炼器,研究炼丹。终于是积攒够了灵气,达到了筑基后期大圆满。

此时体内法力充盈,灵气充沛。也到了该结丹的时候。

张淼小院内,张淼对青青说:“我要准备结丹了。”

青青知道这一天迟早要来的,但是她没有想到会如此之快。这只能说张淼天赋太好,远超她的预料。她点点头说:“师兄结丹乃是大事,请问你要我做些什么?”

张淼摇摇头说:“不需要你做什么,只是告诉你一声。我结丹之后,可能就不回来了,我要去寻找结丹之后的道路。”

他的话让青青沉默良久,末了,青青才艰难的问道:“真的就不回来了吗?”

“怕是很难。南国没有金丹后的道路,想要寻找金丹后的道路,我必须穿过浩瀚古地,去往须延国。”张淼说。

他看着青青沉默不语,也沉默了片刻,然后继续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我们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应该走到底。你我相处很愉快,可以说是互相的道侣。只是修行之事,半点不由人。我等不了你,你也无须非要跟着我。”

“我们相见是缘,相处是缘,相离也是缘。如果有缘,以后又是一次离别后的见面。若是缘尽,终究大家也是相识一场,好聚好散。”

张淼的话字字打在青青的心中,这让青青很是难受。但是她明白,这就是修行。就像是当年他们离开小村子,离开父母亲身边一样,选择了这条路,就要面对这样的事。

张淼已经要晋升金丹了,如果一切顺利,他将会拥有最少八百年寿。而她青青如果不能晋升筑基,那么再过三五十年,她终究不过黄土一杯。

修行路上,最初陪伴你的人可能很多,但是最终陪伴你的,可能一个都没有。这是一条孤独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会有同道短暂的加入你,和你互相慰藉,互相共勉。但是这样的同道最终也会分道扬镳,只是一个相熟的路人而已。

青青已经不是十六七岁的小孩子,她心中难舍,但是却也明白。她深深的看了一眼张淼,对他说:“青青祝愿师兄道途坦荡,一片宽广。”

听见青青的话,张淼最终还是笑了笑,说:“承你吉言,若是有缘,我等自然还会相见。”

辞别青青,将小熏和大蜥蜴留在青青身边。张淼带着几個葫芦娃,再次踏上旅程。

这一次,他将穿过浩瀚古地,可能以后再也不会回到南国之地。

离开前,他深深的看了一眼这方竹海,最终还是骑在虺的身上,向着北方飞去。

-----------------

须延国,是北方的修行大国,对南国之地而言,须延国是北方之国。而对于须延国自己来说,它是一个地处南方的国度。

须延国之人对浩瀚古地和南国之地是嗤之以鼻的,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有这样的地方。在他们看来,这等不毛之地乃是修行的荒漠,是根本不值得在意的地方。

他们也确实是有这个底气。

在须延国的人眼中,修行世界很大,大到无边无际。但是修行世界又很小,小到只有四个国家。

这四个国家,就是南方的须延国,东方的金盛国,北方的黑羯国和西方的孔丹国。此四国,乃是修行最繁盛之地,也是修行发源之地,拥有人口千千万,拥有资源千千万,有数不清的宗门大教,有列不完的家族高修。除了这四国,其他地方对于他们而言,都是不毛之地。

自从浩瀚古地的禁制失效,须延国和浩瀚古地的来往就更加密集。不过在短暂的好奇过后,浩瀚古地最终恢复了平静。

张淼穿越浩瀚古地,来到了须延国和浩瀚古地交界的一处小城——不归城。

小城不大,只有三里见方。这样的小城在须延国数不胜数,城中多以凡人聚居,却有几个道馆。这些道馆也可以称为道观,其性质就如同青竹门一样,是低级修士学习修行的地方。

沧澜宗是从须延国搬出去的宗门,他们自然也按照须延国的传统招收弟子。在须延国中,小孩子每到十周岁,就能去附近的道观免费测试灵根。如果测出有灵根,就能就近入学,成为道观的道童,开始接触修行。

若是没有测出灵根,那么说明你和修行无缘,那你就老老实实的当凡人去吧。

这种道观多是附近宗门设立的,若是附近宗门多,那么就由好几个宗门共同设立一个或几个道观。等到道观的‘优秀毕业生’毕业,那么就按照他们各自的办法推荐到上宗学习。

好的道观不仅仅师资力量雄厚,还有更优秀的上宗资源,是非常受到‘学生家长’追捧的。而这种道观旁边往往也会聚拢大量人口,形成独有的‘道观人口虹吸现象’。

和青竹门不同,这里的道童可以‘住校’也可以‘走读’,所以他们和家中的联系非常紧密。

地方和地方的条件不同,自然就有不同的培养系统。南国修行不发达,人口也不算多,沧澜宗没办法开展类似于道观一样的修行系统,只能在一个大范围内设置一个下宗吸收弟子。而南国之地交通不便,修行苗子被带走后,通常极难